返回顶部
联系电话
0556-4557889

隐于视线的百年古村落建筑群 蔡家畈

人气:1119   加入收藏

《隐形文明》

似乎看见竹林深处探出的灰色头颅

把面貌可憎的我们埋藏

石阶上流水的潺潺声,安宁、寂静

只听见打鸣的公鸡嗡嗡作响

五点钟的古村间,阿姑们洗衣、大伯们担水

哥几个巷尾、堂前穿梭

像一漴格格不入的流水,最终流回合肥

而记忆却隐隐若现,艳丽的地毯、清灰的檐墙

我也要去娶一位媳妇安家、三拜、入乡随俗

我也要听中堂的鼓声、下堂的唢呐

我还要带走一壶古井水,用三斤量的铁壶

闲时借水替酒,寻回一时片刻的安宁

定神下来,夜就不再深不可眠了!!!

鱼鳞青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古色香。

青青翠竹蔡家畈,袅袅炊烟风雅乡。

                                              ——M.A.张凡


蔡家畈是位于安徽省太湖县的一个古村落,这里保存完好古民居有300余间,至今仍居住着70余户人家。这里的建筑属于典型的皖南徽派风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自古以来,蔡家畈享有“书香门第、风雅之乡”的美称。

1.jpg

因缘来到这里是因为好兄弟殷周青的婚礼,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见过的“三拜”!村落正中间是一块巨大的广场,广场正面有石碣状的舞台,走进这片广场顿时就被吸引了。

广场场地是沙质,上面方形的地铺砖把沙质地面分成了四小块,青山就在背后,村落围着广场,夏天家家户户带上小板凳坐在广场间闲聊家常,冬天孩子们在覆满雪的沙地上打雪仗,经常有一些书法、摄影比赛在此举行,可承办大型活动,容纳千人。

2.jpg

上古至今,蔡畈人就喜欢书法,喜欢吟诗作对,喜欢唱山歌。如今的蔡家畈,家家户户依然翰墨飘香,农人们常常诗兴大发,祖先的耕读传统,像村庄的溪流,源远流长。

“赛诗台”就设在六龙堂前,赛诗台两旁有对联:“新事旧家书香如故;牧童樵叟墨韵方新。”墙上有一首刚刚贴上的新诗,是一位七十多岁的殷绪銮老人写的《初晴晚眺》。

沿着地毯一直走到殷氏祠堂,那是我觉得神秘而值得尊敬的地方。

据说这是一口具有美容、长寿功效的水井。这口井虽不大,但却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当初,蔡家畈祖先把房子建在这里,主要是和这口井有关。据当地人讲,这里的水冬暖夏凉,全村人都靠它饮水,用手捧水尝一尝,清凉甘甜(因为此事后来把兄弟一顿大骂,像我这种长得丑的人真应该尝一口)。至于喝了水变漂亮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一时也看不出,不过,喝水长寿确实有功效,村里有许多老人之所以高寿就是天天喝这水。

大妈自家饲养的鸽子,在溪水中清洗(杀生图片,本不愿上传),远远的可以看得清水中的一切,太清澈了。

3.jpg

蔡家畈的小路都是石阶铺成,年限已久,石板间长满了青苔,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葱葱蓉蓉。

年纪稍长的村民穿着还是习惯棉麻和丝绸,纯色的衣衫和这个古老的村子似乎让我穿越回了古代男耕女织的生活。

不要小瞧这座不被人所发现的古村落,它可是有宝藏的!

在房子院墙间仔细寻找,有一块不一样的砖头,上面刻有“康熙二十八年”的字样。

据说,当年这座房子的主人在清朝做了大官,告老还乡之后,花巨资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宅院,剩余的钱财就被他藏于地下,并在一块砖头上刻上字,做了记号,以便日后方便找寻。就这样,这个宝藏的传说一代代相传,可蔡家畈人却从来没想过挖宝,他们觉得,这是老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应当得以传承,所以,这地下到底有没有宝藏,仍是传说。

可以看得出来蔡家畈的居民对于这块祖先留下的瑰宝是多么的珍惜。

一看到石阶小路不禁想起了“乌镇”、“宏村”这些家喻户晓的古镇,可这里更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没有游客,没有喧哗,没有被人们所发现,它只是静静的坐落在这里,抚育着这里几十户人家,世世代代,尽职尽责。

4.jpg

从青灰瓦间可以看得见它的沧桑,历久弥新,但是它依旧坚守着它的使命,尽管被岁月所磨刻,但是这座古村落还依旧一如既往的被居住、被守候。

时间匆匆,对于蔡家畈的了解并不详细,殷家也在忙着婚礼,所以抽不出时间与我详说。

但是清晰的从牌子上能看出:始建年代不详,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重修。

百年古宅,名副其实。

有传说表示蔡家畈因一口水井而建,旅行结束后才得知,匆匆没拍照片,甚是遗憾,不过下次之行势在必得!水井就位于下图的石阶下方,是一口方形的井。

村落外延慢慢一些新的楼房建起来了,日子好了,当然对于这个古村落也是一个新元素,没有批判、没有认可,最自然的“遗产”就是顺其自然,每个时代留下每个时代的产物,百年后,我们农村的两层小洋楼不也会是后代子孙的瑰宝吗。

远远望过去这个村子存在于山腰间(山路十八弯),一条灰色的小路在苍翠的山脉上若隐若现。村子背面就是竹林,竹林里的“宝贝”太多。

蔡家畈的周围也有许多山,都有宝贝,有句民谣“七月杨梅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

5.jpg

山上有很多的野毛栗树,浑身长有刺,扎手,还有野猕猴桃和松树菇,像我这种嘴馋的人可受不了诱惑。

传言蔡家畈“房基下面藏宝藏,香案下面长灵芝”,我这个可不是在香案下面采的,我也没那个胆,在山上意外寻得,识者可以帮我鉴定一下,可是真的灵芝啊?

蔡家畈位于汤泉乡金鹰村蔡畈组境内,距赤北线3公里。民居现有人口389人,98户,以殷姓为主;大小房屋600余间,建筑面积13800多平方米。代表性古建筑有8处,保存状况较完整。民居三面环山,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分普通民居、堂心、祠堂三个等次。普通民居均系两层砖墙维护的土木结构,内外装饰较简单,坎上坎下民居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户户有弄道相连,一条用青石垒岸的小河围绕着民居。堂心和祠堂系青砖小瓦马头墙,外观古朴典雅,内部结构立柱穿枋,立柱、大梁、驮梁为当地自然生长材质坚硬防腐性强的槠树。堂心和祠堂这些徽派艺术建筑与古老的普通民居共同构成蔡家畈古民居建筑群,其建筑规模和体量宏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1、下堂厅: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一进三重,设有天井、厢房数十房,石制小朝门,保存完好。

2、中堂厅:清代建筑,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设天井、厢房。其大门门楣有四根木质圆饰,为古代摘取功名的标志。

3、上堂厅:本名六龙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该堂厅规模较大,主厅现存木柱八根,设有天井、厢房,保存完好。

4、呈禧公屋:殷呈禧公(1655—1680年),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梁祝结构,木雕斜撑

5、维甲公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维甲公,是中堂厅和上堂厅居民的共同祖先,故整个民居建筑以该屋为中心。该屋结构古朴,砌封火山墙,梁木透雕,斜撑精美。墙上饰有水墨诗画“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6、浴春公屋:殷浴春(1795—1851年),是维甲公第三代孙。该建筑古朴典雅,木制栅门,建筑保存完好。

7、殷赍臣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殷赍臣,字良弼,号梦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试钦点任内阁军机。光绪三十三年朝考授军机章京。入民国,历任县长、军法处长、襄阳留守处司令、太湖县财委会会长等职。该建筑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天井、厢房、马头墙、八字大门,现状保存完好。

8、殷氏祠堂:始建于清朝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大门上的扁额、壁柱上的碑记、对联均保存完好。

2009年3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太湖论坛



上一篇:没有资料